《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明确告诉世人,一切世相就是梦幻泡影,不可执著。同时佛教又教导佛弟子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任何坏事都不做,任何善事都要做。
于是,有人反问:既然佛教强调“不执著”,为何许多学佛修行人又执著行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这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反问。
殊不知,学佛修行过程中对善念善行的“执著”恰恰是为了后来证到“不执著”而铺垫的。没有这种初始时对善念善行的执著,也就无法证到后面不执著的成就了。
笔者不禁想起达·芬奇学画鸡蛋的故事。
达·芬奇刚开始学画时,遇到一位不但严厉而且教学方法很特别的老师费罗基俄,他要求达·芬奇每天画鸡蛋。
达·芬奇对于画鸡蛋感到枯燥乏味至极,慢慢产生了懈怠的心思。费罗基俄耐心地对他说:“你看,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也能锻炼你的手眼协调,做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听了老师这番教诲,重新开始不停地练习基本功。经过执著的努力,3年后他画任何东西都能信手拈来。
试想,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作画基础,达芬奇如何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家呢?同理,如果我们不是在生活中的点滴滴滴中修行,如果我们不是从最基础的善心善行开始,又怎么可能培植出慈悲心,生发菩提心呢?如果我们连个好人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
由此我们也就能明确了善念、善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恭看了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说法《解脱大手印》就知道,我们的身、语、意三业要从实际行动上实行一切的善业,无论是大善、小善凡是善业我们都要做,这是建立真实大悲菩提行举的基础。
因为只有善念善行的积聚才会让黑业远离。只有黑业远离了,我们在做功课,比如念佛或参禅时,才不会产生昏沉、掉举等盖障,才能清净真如现前,见本来面目。
因此一切善业的缘起我们都要行持,哪怕就是一丝善念都要增益。
达·芬奇如果没有执著于画好每个蛋的积累,也就没有后来的世界画坛大师了。又犹如我们学开车,我们要牢记教练教的如何行驶,如何转向、如何倒车入库等等,脑子里都是教练讲的上路注意事项。直到自己能纯熟掌握驾驶技巧,那个时候哪怕和朋友聊天、脑子里想着要签的合同内容也不会把车开偏,遇到红灯会停,碰到别的车靠过来也能自然而然打方向躲开。这些都源自于上路后的不断练习才做到了不执著驾驶,所有行为皆出于自然。而从最开始执著练习,到不执著行驶,就是一个练习积累的过程。正如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说“万法习惯成自然”。
学佛亦是如此。我们种下善念、善行得到善果,就积累了福慧资粮,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从执著再进入到不执著的境界。但是在进入这种“不执著”之前还是先要多行善,当行善成为我们日常的一种习惯时,也就没有“执著于善”的念头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本质如此。
六祖慧能大师为慧明宣说,不思善,不思恶,谁是本来面目?慧明当下了悟。没有善念与恶念的分别,在前念已去,后念未生,中间不执之际,本来面目现前。《金刚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是阐述的是法性真如的境界。
我们不能从法性真如、空性的角度,去反对行善。而应从执著行善,到无执菩提心行,不断积累善行德量,因为无德量者则无圣因,无圣因者则无道境,所以必须建立德量。有了德量才能了证空性,才不会被轮回束缚。也就是说,依于行善而不执著善业之果,应无所住产生胜义菩提,于胜义菩提当中了彻本来面目。
修行人的一条明确路径:由修善行,生发四无量心到修菩提心行,结菩提之果,证果登地,成就解脱。所以,想要成就解脱,先从行善开始吧。
(以上内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学佛知见,一切法义应以佛陀说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