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瓷的定义有些不同。中国文物界大致上把有施釉的陶器都称之为瓷,所以称商代的釉陶为原始瓷器。但是西方对瓷的定义比较严格,胎体坚硬的浙江青瓷,英文叫celadon,认为只属于硬陶。还要等把器胎的含铁量降到更少,烧结的温度也提高到1300摄氏度,呈色洁白,渗水率很低,胎质很坚实,叩之声音悦耳,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瓷器(porcelain)。中国在公元9世纪后期终于最先烧制出符合于严格标准的真正瓷器,并博得China的美名。
釉是附在陶器表面的薄层玻璃质,因为所含矿物质与量的不同而有透明及各种颜色的差异。人们在距今1.5万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到了3000多年前才因偶然的因素而领悟到釉彩的生成原理,但要到公元2世纪东汉时期生产青瓷时,才开始注重釉的使用。此后的陶器就很少不使用釉彩装饰了。
从商代到汉代偶尔会发现陶器的器内底部不必上釉的地方有釉彩的残迹,外表却未施用釉彩,推测其成因是因为作为燃料的草灰(含钙)偶然飞落在陶器内,最后烧出颜色晶莹的表层,并不是人们有意烧造的。由此可以猜测,这种有颜色的晶莹表层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而发现是草灰所造成的,更进而在实践中验证,将草灰溶解于水中并涂抹在器物的表面,形成了钙质玻璃化的施釉效果。
从草灰中发现的辉煌原始瓷器
黄绿釉压印席纹陶尊,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郑州出土。商中期,公元前1500~公元前1400年
高10.5厘米,安徽出土。安徽博物院藏。西周中后期,公元前950~公元前771年。胎质为高岭土。圈足地方不施釉彩,器内却全面施釉
圈棱纹青黄釉陶壶,高14厘米,重0.6千克,安徽屯溪出土。西周,公元前11~公元前8世纪。烧成温度不高,质松软,釉彩不均匀
釉彩的呈色得自所含的铁被氧化的结果,在氧化焰中烧制的为黄绿色,比较容易脱落;在还原焰中烧制的呈青灰色,釉层较薄但是比较均匀。釉层不但可以使陶器表面美丽光滑,也更不容易渗水,相当实用。以草灰制造而成的釉层,可能经常会聚而不散,导致陶器的釉层厚薄不均,表面斑点零落,看起来像麻子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以草灰烧制成釉层的成品并不多。人们渐渐改进技术,尝试使用石灰石碾成粉末,加以适度的黏土配制釉料,这种方式烧成的釉彩叫石灰釉。石灰釉也有它的毛病,因为这种釉的流动性太好,如果在陶器的整个表面都涂上这种釉料,玻璃质的釉彩会沿着器表流下而粘在地上,强制剥取就会损害器物的完整性,所以器物的底部一定要留下相当的空间,免得釉彩与地面胶结。釉陶的生产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增加,施釉的技术也得到改进。到了东汉时期,浙江地区的陶匠把大部分的缺点都克服了,生产出釉色稳定、流釉慢的成品,因为釉色泛青,所以名之为青瓷。这时虽然开始大量制作日用器,但仍是属于价格昂贵的制品。
早期高温釉陶:右为草灰釉硬陶罐,左为青瓷硬陶虎子(尿壶)。最高40.7厘米。汉晋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4世纪前半叶。——摘自 《返来长安过:汉字与文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