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与木偶戏同为民间艺术,彼此的共通点颇多。这些艺术的出现,对形成戏曲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皮影的影卷(剧本)本身是民间文学作品,明清时期不少落泊文人参与编写影卷,更丰富了其文学美。
皮影与民间文学
皮影戏从内容到形式,都从民间文学吸收精华,不少民间故事、口头传说被改编为影戏剧本。如四川皮影的《雷峰塔》,完全是《白蛇传》后产生的民间传说衍化改编。自古不只庶民百姓喜爱影戏唱词,文人也有兴之所至,运用影戏词的故事来创作。
皮影与木偶
木偶戏及皮影戏均属于傀儡戏。所谓傀儡戏,是指以物(木偶及皮影等)像人,配以服饰、场景和道具等来表演的民间艺术。它以双手操纵为表演基础,配以唱念、音乐等,展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传潮州的铁枝木偶是自皮影发展而来。
木偶及皮影戏在古时为平民百姓提供消遣娱乐,在农村亦广受欢迎(在清朝时,皮影戏及木偶戏相继在农村兴起)。至今,仍有不少业余表演者本身就是农民,他们趁闲暇时练习及彩排,在节日庆典中演出,为枯燥乏味的农村生活,增添不少姿彩。而元朝时以皮影戏作为宫廷及军中娱乐,但却同时难逃没落的命运──自元、明以来真人演出的北曲及南曲逐渐形成。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徽班进京后,京剧的形成与兴盛,取代了木偶戏与皮影戏等在宫廷中的地位,不少戏班为了生计,白天演木偶戏,晚上演皮影戏。
皮影与手影、纸影戏
皮影与手影、纸影戏统称为影戏,在宋代已有手影及纸影戏。手影戏,借光以十指弄影,起源古老,至宋代正式成为“瓦舍(坊间)众伎”之一种。纸影戏,宋人文献记载了宋代由纸影戏向皮影戏演变的过程。《都城纪胜》中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代既有由素纸向水晶羊皮的发展,而纸影戏也保持了自己的进步,并自成体系。
皮影与戏曲
皮影戏的繁荣几乎与地方戏曲的繁荣同步,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有的地区,皮影戏直接借鉴戏曲的声腔与剧目,成为更普及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如川剧。四川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表演声腔完全模仿川剧,甚至川剧的变脸,皮影也照演不误。在四川,影戏被称为小戏,川剧称大戏,清末成都有16个灯影戏班,声调绝佳者,可与大戏争妍斗胜。当时成都有专门演唱灯戏的戏园,名角倍出,风靡一时。不少川剧名角,如李少文、贾培之,都出自灯影班。
有的地区的皮影风格独特,其化妆表演和唱腔为一些地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如评剧,至今在北京、天津和东北地区有广大观众,北京就有评剧院。评剧的唱腔就吸收了滦州皮影、大鼓,加上一些京剧与河北梆子的表演技巧,创造而成。
皮影戏的声腔早在宋元杂剧和明传奇中就运用,南戏《张协状元》和元代《杀狗记》、《吴舜英传奇》等剧本中,就标有「大影戏」曲牌。「碗碗腔」、「弦板腔」、「老腔」、「八步景」等皮影戏声腔,更成为近现代戏曲声腔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