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利益了无量无边众生,释迦佛陀有明确的观点即“大悲为本、无缘不渡”。其实这个观点不是不渡,而是没有缘法就渡不了,因此在佛教里要学任何佛法,都牵涉到一个原则“缘”字,“缘”成了佛教的种子。有了种子即具备了学佛的缘起,而没有缘起则意味著没有佛法的种子。因此我们常听到佛法重缘起,要怎么样来看待学佛入门人的缘起,就成了做教授师长的任务了。成就者教授师长,他们会“看到”弟子是有缘还是无缘;而普通师长只有“顺口缘”了,这样的有缘无缘就是他一句空话,随口说说凑数。多少众生为寻求圣德之师而迷离颠倒,乃至终身穷追究学,不得了生脱死,从唐代的佛法到东密、藏密,乃至显教,无所不为其缘而困惑,众生大多处于迷罐之中,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谁又知道缘起何在?何者为缘?
其实在佛教的高僧里面,尤其是藏密高僧中,他们对缘起是非常注重,首先在弟子入门时,他必须看有没有缘,有缘才收你为徒,无缘劝其另走他乡。尤其在寻找转世活佛时是必须通过择缘的,大活佛还要经金瓶择签决定法缘真身,而在为弟子灌顶时,他们必须要先除障。弟子就是一个法器,盛法露之前首先必须得将法器清洗干净,这称之为除障。如先用清水嗽口也意味著除障,据说,古圣佛菩萨们在弟子举行灌顶之前除障时,有时会见到弟子吐出身上累劫所积业障化显的污臭之水,所以往往我们看到大圣法王们为弟子举行择缘和除障时有原则的仪轨,证量的展现。比如,以种子字种缘起,由弟子将代表十地圆通生发万缘的十个“啊”字(亦名“同缘种子”)由弟子亲自在暗地里画上记号打成圆团,放在法桶或金瓶中,此时连打团的本人想找出来那一粒来也无法,而代表圣德佛菩萨的师长,他们能知道你的缘起,有的还先预示,然后由弟子将从中抓出一颗核对准确无误,此时再打成团放入法桶中,经摇动混合,由师长伸手取出一颗交由弟子打开,经核对是同一种子,乃至还第三次再取出核对无误,于是缘起种子建立,这是最上乘的佛法境界才能得到的,百千万仁波且中难有一人能施展此种证量。此圣法因缘不但做师长的明白看到弟子与佛法的缘起,而且弟子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他与佛法的缘起关系,这是最高的大法择缘。再次一等的修为,就是采取打卦或诵经修法抽签再看或转糌巴丸的办法,这一种法务只能抱著一个“信”字,是没有办法看到证量的。
但是对于择缘的法,多少年来本人也是像坐在迷罐中一样。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虔诚心再大,那毕竟没有见识过,非现量的概念。要说不在脑海中浮动,那无非是骗人的假话,为了想了解择缘的法,我向我伟大的佛陀上师多杰羌佛第三世云高益西诺布顶圣如来祈请过很多次,每次他都说:“你都来我这里十几年了,如果没有缘,你怎么会在这里十几年呢?你要求的佛法是大圣德们做的,现在世界上都难找到这种圣德了,我没有这本事,我只有惭愧。”我深信我的佛陀上师绝对能修这个法,如果他老人家都不能做这件事,那还有谁能做!我以为我的福报因缘还没到,我相信总有一天因缘具足时,佛陀上师会为我修这个根本法的。但次数要求多了,而每次佛陀上师都说:他做不了。时间拖长了,求法的念头几乎在我脑海里抹去。
可是就随著那一声春雷乍响,和风浴沐的鲜花,洗耳鸣啼的百灵,以婉曲自如的歌喉,让大地禾苗萌芽复苏了。我终于步进了瑞祥的密乘坛场,由于当天万里蓝天无云太阳放射出强力耀眼的光芒,坐在大地露天坛城的有少部份居士,大部分是仁波且和法师们,共有几十人,大家身体都流著汗,我朝思暮念的择缘大法举行了。是如法神圣的证量让我开了眼,茅棚石屋突然变成了一座多杰羌佛的法像,石屋不见了,法义上的一切,就是那么了不起,我前面的语言一点也没有夸张。我用我自己从家中带去的白磁钵,将它冲洗的一干二净,装上自来水,我准备漱口喝进一口自来水,吐出了一半,清凉透明,这时我口中还有一部份未完全吐完,当我再吐出口中余下的水时,就黑如墨汁,其臭难闻,这黑水从我口中突然吐出真是吓了一跳,心中一阵激动,蒙胧中记得我已哭成肉人儿了,经佛陀上师一阵开示的法语后,我的苦瓜脸变成了桑巴花儿,这时余下的是笑容和兴奋,我的黑业终于见天了,在场的人眼中闪烁著激动和羡慕的光芒。我的身体突然轻松无比,身上各种病态现象不翼而飞,这时我变成了少女般的心态,身体的结构全变了。
我看到了其他仁波且和法师们除的障业,有褐色像虫子一样似乎有生命在蠕动,有橙黄色的,有灰色的,有深蓝色的,有碧绿色的,各自的业相不同,他们吐出的都不同。佛陀上师说:“奇怪了,你们为甚么吐出这些东西来?你们放进什么东西了吗?”大家都说完全是自己打的自来水,什么也没有放过。佛陀上师说:‘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不要以为吐出了点颜色就消了业障,真正要彻底消业障,要修我传的“什么叫修行”。’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佛法就是这么直接,伟大的佛陀就是这么无我。伟大的择缘法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真实不虚!伟大的除障法我经历并且看到了!这就是真正在无意间发生的现象!我对天发誓,如我所说的是假的,我将堕地狱变成畜牲,不得超生,如我所说的是事实,我将尽快成就,利益一切众生。
佛弟子杨慧君恭撰